校企合作结硕果,我国首套 “苍鹭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正式发布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5-11-07 浏览次数:
2025年11月5日,由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研发的“苍鹭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发布会在上海海洋大学隆重举行。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等多方代表共同见证我国远洋渔业智能化发展的又一重要突破。av动漫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付国清出席并讲话。

发布会上,付国清回顾了集团渔业板块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40年的深度合作历程。他指出,40年前双方携手推动中国远洋渔业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的新征程上,双方将继续引领中国远洋渔业实现“强”的跨越发展。此次发布的“苍鹭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结合海洋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与远洋渔业深度融合,将为鱿鱼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精准、高效、智能、绿色的决策支持。付国清强调,av动漫 将始终支持渔业板块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支持渔业企业持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装备智能化、能源绿色化、管理信息化、市场品牌化”,不断向现代化远洋渔业转型发展。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王新军院长、张敏教授等先后发言,对“苍鹭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发布表示祝贺,并祝愿校企双方的合作不断取得更多新的成果。
“苍鹭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可为全球大洋性鱿鱼作业海域提供未来5天精准的渔场预测以及下一年度资源丰度预报,填补了我国在远洋鱿钓渔业智能预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产教融合推动我国现代化远洋捕捞业高质量发展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目前,该预报系统已在中水集团舟山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北太平洋鱿钓渔船率先应用,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10月底,应用该系统的渔船2025年单船产量可达500吨左右,较历史年均330多吨的产量提升48%;更值得关注的是,借助系统精准的渔情预报能力,我国首次将北太平洋西经海域鱿钓作业渔汛延长至11月。
发布会后,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叶少华为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教授颁发中水现代化远洋渔业研究院院长聘书。中水现代化远洋渔业研究院以现代化远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水产品贸易、渔业服务等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统筹公司的科创工作,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中水渔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av动漫 科信部副总经理尚飞、中水渔业副总经理梁勇,上海海洋大学有关院系的教授、博士研究生等参加了发布会。